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 培育新时代卓越教师
日期:2022-05-12 16:31:57 发布人:人事处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教师是立教之本、兴教之源,高质量教师队伍是高质量教育发展的根本保证。近日,教育部等八部门印发《新时代基础教育强师计划》(简称《强师计划》),从总体要求、具体措施、实施保障三个方面对新时代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建设进行了总体部署,在提升教师能力素质、推动优质师资均衡、加强教师教育体系建设、深化管理综合改革等4个方面提出了15条具体的硬核举措,对全面建设高质量基础教育教师队伍具有重大的指导意义,为以承担基础教育师资培养为己任的师范大学教师教育改革指明了正确的方向。

长期以来,浙江师范大学始终秉承“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使命自觉,在师范院校着力推进综合化形势下,高举教师教育旗帜不动摇,师范生比例一直保持在60%以上,为浙江省乃至全国输送了大批优秀基础教育师资。下一步,学校将认真学习宣传研究落实《强师计划》精神,把握教育发展新方向,锚定教师教育新方位,全面深化教师教育改革,加快以新师德和新师能为核心的“新师范”建设,努力培养新时代高素质专业化创新型教师,为浙江打造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行省和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赋能助力。

坚持立德树人,建设教师德育能力养成新机制。牢固确立师德教育的首要地位,将提升师范生德育能力作为“新师范”建设的首要目标,教师教育的培养重点从“以德育己”的师德修养转向“以德育人”的德育能力,突出全方位全过程师德养成,构建全纳教育理念下的师德教育体系,重视发挥课程思政的价值导向作用,实现课程思政覆盖率达到100%;强化第一、第二、第三课堂联动,打造线上线下呼应、课堂内外结合的师范生师德教育,举办全国高校德育工作课堂创新研讨会,组织“学立群校友、守育人初心、担教育使命”全员德育教研活动;成立田家炳德育研究中心,推进教师德育能力发展机制与培养研究,打造德育理论研究的学术高地与实践指导平台。

立足改革需求,探索高质量教师培养新模式。为应对浙江省高考改革带来的潮汐现象和高中课程改革新要求,积极开展“3.5+2.5”本硕一体卓越教师贯通培养,2018年起探索复合型高中师资培养新模式,2020年起承担教育部首批高素质复合型硕士层次高中教师培养试点,积极建立双专业深度协同的教研机制,组建支撑复合专业的教学团队,推动本科和教育硕士研究生阶段整体设计、分段考核、连续培养的一体化卓越中学教师培养模式改革,形成“浙江经验”;建立师范生学科教学技能标准,以“内涵特色”为发展方向,开展基于标准的技能训练,推进以教学技能培养为核心、全程贯穿的“三习一训一考核”的实践教学模式,打造师范生教学技能培养标准的“浙师模式”;积极开展专业认证,促进学校教师教育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

强化协同育人,构建新时代教师教育新体系。基于“新师范”教育开放多元、协同共享的特征,强化对职前、职后教师教育课程、实践教学的统一管理,加强教育硕士中心建设,形成“通识教育+学科教育+专业教育”有机结合、职前职后一体化的培养体制;充分依托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以及设立在我校的浙江省基础教育研究中心、浙江省教师教育质量监控中心、浙江省卓越教师培养协同创新中心等各类教师教育平台,发挥平台在全省教师教育领域的顶层设计功能,加强教师教育职前职后一体化发展;成立并持续建好浙江省首个“特级教师工作流动站”,采取“借智与培智”的思路,将基础教育优秀中小学教师“走下去”与“请进来”结合,创新教师教育师资提升路径;加强教师发展学校建设,完善三方协同的教师发展学校建设机制,推进高校与中小学互派教师,联合开展教育科研和教学研修,共同研究、解决基础教育改革和中小学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问题。

深化数字赋能,开创面向未来教师培养新格局。强化智慧教师教育平台建设,内置五类教育实践规程,支持多格式数据上传,对职前教师能力培养和在职教师专业发展的状态与规律实现精准获取与呈现,为全省师范类培养高校实现教育实践数字化留痕和成果可视化呈现。依托该平台构建面向人机协同的教师教育课程新体系,构建指向有效德育、自我成长、人机协同与课程教学的未来教师能力结构,打造以人为本的数字学习新模式,提升师范生利用人工智能优化学科教学的能力,支持师范生智能化教学能力有效培养和面向新师范的教育质量智能监测。智慧教师教育平台实现与多种信息化平台互联互通,形成“智慧实训”“智慧教学”“智慧管理”三位一体的“互联网+教师教育”新格局,得到省内外近2000所中小学和近7万师生广泛使用,获批省首批学校数字化改革创新试点项目,捐赠对口支援省份四川阿坝师范学院等高校,是唯一面向全省、辐射全国的教师教育数字化平台。

聚焦教师发展,打造服务教育优质均衡新样态。按照国家乡村振兴和浙江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重大战略部署,充分发挥本校教师教育优势特色,以服务浙江省山区26县教育需求为重点,为推进乡村振兴搭平台、育人才、树品牌,推进区域城乡师资配置优质均衡。加大力度培养定向师范生,加强履约管理,完善农村教师培养支持服务体系;针对性设计分层分科分类的教师专业发展培训规划,建立研究生联合培养实践基地,提升基础教育教师学历,持续服务山区教育;聚焦教师专业发展,构建战略合作、结对共建模式,开展共同富裕背景下的浙江教育样板研究行动;依托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积极开展少数民族地区和乡村国家通用语言培训,积极参与各类基础教育教师培训活动。

来源:中国教育报  作者:蒋国俊

核发: 收藏本页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