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黄雪娟 周乔 文 张盼盼 图
- 时间:2020-08-25
- 来源:外国语学院
8月21日,新西兰毛利族人Marion Kerepeti Edwards女士应邀通过腾讯会议平台为我校英语教师国际研修班学员展示毛利族群的文化风韵以及语言特色,掀开了这一古老、神秘部落的面纱,使我校英语教师对新西兰毛利独特的文化思想、新奇的教育理念以及厚重的历史底蕴有了深入了解。本次讲座由新西兰UUNZ商学院学术带头人Dr.Jenny Yao 主持。
毛利文化“云”端讲座
Marion Kerepeti Edwards女士首先为大家介绍了毛利族的历史背景。她介绍说,毛利人是新西兰的土著民族,被认为是“太平洋的航海家”。公元9世纪到13世纪第一批毛利人乘坐瓦卡莫纳舟(Waka Moana)从波利尼西亚到达新西兰,1642年第一批欧洲人在达到新西兰时遇到毛利族人,自1769年英国探险家James Cook到达新西兰后,不仅带来了贸易、欧洲定居者,而且带来了英国殖民。
Marion Kerepeti Edwards介绍毛利文化
随后,Marion Kerepeti Edwards女士向大家介绍了一些特有的毛利族文化。毛利会堂(the Marae)是毛利人生活的核心场所,毛利人在会堂相聚、议事、举办各种仪式,例如:葬礼、婚礼、生日、政治集会、教导活动等,毛利人的生活围绕会堂展开。在传统习俗上,毛利人为新加入会堂的人或游客举办的欢迎仪式叫作“Powhiri”,仪式通常由熟知该会堂历史的老年女士主持,包括召唤仪式、缅怀祖先、演讲和歌唱等内容。在家庭角色方面,男性和女性在毛利文化中都扮演了重要角色。通常,代表部落发言的通常是地位高或被选中的男性,在会堂上,只有男性可以在仪式期间发言,而女性则选择适当的歌曲,用歌唱的方式来支持说话者。毛利人尊敬长者,认为长者拥有权威,因为他们认为长者在在部落习俗方面充满智慧和经验,因而在孩子的培养方面,老者选择合适的人文历史、文化技能和宗谱传授给下一代。
此外,毛利人还有一种特殊的纹身文化“Ta Moko”,这是一种刻在原住毛利人身体和面部的永久印记, 它独特的纹身形式广受毛利人推崇,被视为文化标志,也反映了毛利语言和文化的复兴。在欧洲殖民前的毛利文化中,多数有地位的人士都纹有moko。而没有moko的人则被视为社会地位低下。纹上moko是一个人从儿童到成人之间的重要里程碑,伴有众多宗教仪式。
在讲座中,Marion Kerepeti Edwards女士还为大家介绍了毛利人的教育。她说,毛利人作为新西兰土著居民,其语言和文化又与一些其他太平洋国家相互联系,毛利语也成为新西兰的国语之一。新西兰对毛利文化的教育穿插在幼儿、学前、中学、高中和大学教育各个板块之中。
谈到语言文字时,Marion Kerepeti Edwards女士还将毛利语中的一些语素同英语中的“vowels”“consonants”进行对比分析,为我们介绍了一些发音规则和技巧,独特的语言发音与文字表达展示了这一族群的文化特殊性。她还教给大家一些简单的毛利语拼读规则和表示称谓的毛利语单词,例如:Male-Tane, Female-Wahine, Elderly man-Kaumatua, Elderly lady-Kuia, Youth-Rangatahi等,以及在新西兰常用的招呼用语,例如:Kia ora-Hello, 这里不仅有打招呼之意,还有“祝你生活幸福”之意,Naumai-Welcome,表示欢迎,有“加入我们”之意,此外,还介绍了常用的交际语如,Haere Mai-Come here, Ka Kite- See you again, Ka pai- Very good, Korero Mai-Talk to me。
与会教师和Marion Kerepeti Edwards积极互动
最后,Marion Kerepeti Edwards女士向教师们讲述了毛利的健康文化是一种讲究整体观念的文化,它强调生活每一个重要方面的平衡,包括灵魂、身体、思想、家庭的健康和幸福。
通过本次讲座,研修班教师不仅对新西兰毛利文化有了进一步的了解,而且深深意识到,世界上所存在的各种文化,他们或许有相同之处,又或许有着天壤之别,但各种文化都使得人类文明大放异彩。大家纷纷表示,希望在不同文化的碰撞下,可以激起新的浪花,我们不仅要在教育教学上“海纳百川”,也要跨越不同国度、不同领域,实现思想文化的交流,促进各方面的进步,有助于人类的和谐发展与共同繁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