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作者:吕婧 范雨欣 文 李顺尧 图
- 时间:2019-11-08
- 来源:校团委
11月7日下午,我校特邀国家文物局原副局长,中国文化遗产研究院院长,武汉大学、天津大学和浙江大学兼职教授刘曙光做客人文讲坛,为我校师生带来“人文讲坛”第十期第五讲“中国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学术讲座。校长于向英,外国语学院院长邢理平、电子商务学院院长冀延卿,以及六百余名师生共同聆听了精彩讲座。讲座由校工会主席张彪主持。
讲座现场
校工会主席张彪主持讲座
刘曙光教授围绕“中国与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这一主题,从亚洲文化遗产,西方发达国家面向全球开展的考古与历史研究,中国与亚洲国家的文物考古博物馆交流合作,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意义与行动计划四个方面进行阐述。
刘曙光教授向大家介绍了文化遗产的种类,讲解十八大以来国家对文化遗产的保护以及“文物外交活动”的行动,比如正定古城的保护、厦门鼓浪屿的保护和三明万寿岩遗址保护等,并总结了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文物保护利用的系列指示批示。他强调文物、考古与历史研究的全球布局和世界视野,是发达国家的“文化标配”,文物考古对外援助可以助力文化外交,并向同学们讲解了中国的“一带一路”倡议与周边外交。
刘曙光教授讲座中
刘曙光教授指出,作为文明古国亚洲第一大国,中国有着历史责任和文化担当。他讲到中国与亚洲国家的文物考古交流合作,我国考古队多次援助并修复蒙古、印度、缅甸等多地的文化遗产,和大家分享外出考古及参与文物修护的经历和感受,包括修复的柬埔寨文物古迹周萨神庙、茶胶寺、王宫遗址等,在场师生很受震撼,报告厅内掌声不断。
谈到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意义,刘曙光教授介绍了亚洲文化遗产保护行动的五个主要内容,分析了国际与国内的困难、问题与压力,提出组建专门工作机构;制定总体规划和分区域、分类型、分时段的工作计划;制定符合国情和文物保护实际的专业规范、技术标准;调动全国文物系统以及国内科研机构、大学的力量;拓宽国内外人才培养、学科建设渠道,培育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与学科等建议,并鼓励在场学生关注亚洲文化遗产保护。
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本次讲座的成功举办,弘扬了参与保护中国、亚洲甚至世界文化遗产的意义,扩展了我校学子对这一专业领域的知识,激发了学生对文化遗产保护的关注,进而增强对国家文化的认同感和自信心。